置頂文章

劉門武藝傳人:林松賢老師 [韋雙翎]

2017-03-15

劉門八極大槍的練與用──「武術賢聚會」活動記要 [韋雙翎]

摘要:2013年11月4日,劉門武藝(香港)勁定會接受「武術賢聚會」的邀請,以「劉門八極大槍」為題,向香港的武林同好介紹了「大槍比賽」這項活動。

背景說明

  「武術賢聚會」是由香港武術聯會主辦的定期講座活動,邀請來自各門各派的武林名家,透過講座形式進行介紹及分享,頗受武術愛好者歡迎。

  十分榮幸,林松賢老師獲邀主持其中一場講座,於2013年11月4日在鯉魚門體育館中以「劉門八極大槍」為題,介紹了本門大槍術中的基本訓練,並示範了「大槍比賽」之流程,冀能將此項活動加以推廣,讓更多有興趣之人士得以參與。

林松賢老師為「武術賢聚會」主講「劉門八極大槍」


劉門的「十字槍訣」

  在當天講座中,林松賢老師先為來賓簡單說明「劉(雲樵)門武藝」之源流,及在香港發展的經過。之後立即進入正題,為來賓介紹本門大槍術中的基本訓練方式。

  在劉門的大槍術訓練中,十分重視「對槍」的練習。剛開始時,先練習「單殺手」(全力扎槍);待扎槍效果穩定之後,即以兩人一組,一方作扎擊,而另一方即練習「十字槍訣」,亦即各種基本「革法」(防禦法)。

林松賢老師簡介劉門大槍術的訓練方法


核心革法:封、閉、提、擼、拏

  在各種基本「革法」中,以「封」與「閉」兩法最為核心。在劉門的大槍術中,我們十分重視練「圈」,在革開對方來槍時,如同用槍尖劃一圓圈:順時針劃為「封」,而逆時針劃則為「閉」。

  練此槍圈時,以圈小而有效革開槍為佳。然而在習練初期,由於對大槍(尤其是木槍)未能完全掌握,故此槍圈會作得較大;然而有些人可能天賦異稟,一開始就能作出小槍圈,這當然也是可以的。

  在有了「封」與「閉」的基礎後,便要針對防禦部位的不同,而再加以對應。如對方下來槍(對膝、腿的攻擊),則可用「提」與「擼」來革開;而對方上來槍(對頭的攻擊),我則用「拏」革開。

  習練至此,基本上已能應付各種來擊,之後的技法只是再稍加變化,原理上其實大同小異。所以古人認為只須「封、閉、提、拏」,槍的革法便已經完備了。

林松賢老師親自示範「十字槍訣」之技法


變化革法:捲、攔、勾、剔、砑

  作「捲」時,手法如同「拏」一樣,惟槍纏著對方的槍而入,最終可削擊對方的前手。而「攔」則是在面對中來槍時,不用「封」、「閉」的用法,而用「提」的手法來革槍。

  此外,面對上來槍時,而我的立勢是「高平」(槍杆齊胸口高度)的話,以「封」的手法革槍,便成「勾」;以「閉」的手法革槍,則成「剔」。最後,當兩槍相貼,我順其槍杆施力向前挫開,便是所謂的「砑」了。

  有關上述的各種革法,林松賢老師介紹大家閱讀由明末時吳修齡(吳殳)先生所撰的《手臂錄》,當中的精闢解說,更勝我們的千言萬語,十分值得研讀。

活動影片(節錄):林松賢老師說明「十字槍訣」中之「封」、「閉」二法


「大槍比賽」的展示

  在簡介了劉門八極大槍的「十字槍訣」之後,我們開始為來賓介紹「大槍比賽」這項活動。

  「大槍比賽」的發展,始自1992年中華民國國術總會轄下「八極拳委員會」(「中華民國八極拳協會」的前身)所作的第一次「大槍比賽」的示範。此後,這項活動一直持續發展,至1999年在多倫多舉行第一屆「雲樵杯大槍術邀請賽」,終於奠定日後「大槍比賽」的雛型。

  此外,由翁中良教練開發的碳纖維材質、兩節式的「組合大槍」於2002年面世,成為比賽的標準用槍。2011年再成功開發出魚鱗式大槍護甲,經過兩年的實驗後,規格已漸趨成熟。經過前後二十多年的發展,大槍比賽的器材亦已漸臻完善。

  就在當天講座中,我們不但為各位大家展示了「大槍比賽」的流程,亦讓對此項活動感興趣的來賓,可以即時下場體驗。

為來賓介紹「魚鱗式大槍護甲」

展示「大槍比賽」的流程

林松賢老師接受由主辦單位代表 麥關寶珍女士(右五)致送之紀念狀


後記:《武聯通訊》2014年1月號之活動報導

  《武聯通訊》是由香港武術聯會出版的官方刊物,定期報導最近之活動消息。就在2014年的1月號中,即有是次活動的報導,特此節錄,以供讀者參考。如有興趣詳閱該期內容,可登入此網址瀏覽。

《武聯通訊》2014年1月號封面

《武聯通訊》2014年1月號第14頁的活動花絮中有此次活動之報導

「武術賢聚會」劉門八極大槍活動報導


「勁定門人」網誌內全部文章均為原創
歡迎引用,轉載請保留本博客名稱及以下連結:
官方網站:http://ntnuteenage.blogspot.hk/
鏡象網站:http://ntnuteenage.blog.163.com